使用简悦 _ 简悦 · 同步助手 _ Obsidian 打造一站式知识管理方案 by Kenshin
重点文章
原文地址:http://kenshin.wang/blog/#/posts/25
Kenshin论述了简悦和obsidian的连用,经作者本人同意,进行了转载。
预先说明:Kenshin是简悦的开发者
知识管理有很多中方式,这里提一种:如何通过简悦 + Obsidian 进行拆书。
优势
简悦 2.1 与 Obsidian 都可以基于本地系统,所以 你的数据你掌握,且放在你需要的地方,进行全平台同步。
什么是拆书
拆书就是转述者或讲书人能把书中的内容、精华提炼出来,然后将原著的中心思想和精华表达具体清楚;而对于我来说,拆书相当于一种将书看薄看熟练的过程。 via 利用 Obsidian 拆书
准备工作
- 简悦需要 高级账户
- 配置并运行 简悦 · 同步助手
- 需将 简悦 · 同步助手导出服务 的文件夹设置为 Obsidian 库文件夹(或其子文件夹)
思路如下
- 在网页使用简悦的标注进行快速标注(简悦支持连续标注),而这个过程类似拆书。
- 之后将这些快速标注的内容通过 简悦 · 同步助手 导出到 Obsidian 的目录(以 Markdown 的形式)
- 同时在标注时,也可以做一些备注,标签的操作(如果只是快速拆书的话,这些可后期再做),甚至于可以将某条标注单独导出。
- 快速标注后,会在简悦的稍后读生成一个基于标注的页面,在这个页面可以集中管理这些标注,以便做二次修改(补充),同时这些内容也可以导出为 Markdown。
- 最后每天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稍后读(标注)会已邮件汇总的方式发给你指定的邮箱(需配置),用于当天的 加深回顾。
- 这篇稍后读(包含若干通过拆书而产生的标注)也可以通过 发送邮件 / 发送到 Kindle / 导出的 PDF 的形式 / 导出 Epub 的形式来辅助你对这篇文章的加深记忆。
相比其它标注功能
因为上面提到了标注,所以跟其它标注功能相比。
简悦支持单条标注导出(包括:导出到本地和其它生产力工具),所以省去了 复制 / 粘贴 的操作。
简悦的数据文件都在本地(稍后读和配置文件),所以与 Obsidian 天然搭配。
利用简悦补齐 KPM 前几个环节
因为很喜欢 Obsidian 所以多说点 方法论 的事情。 😀
一般来说使用 Obsidian 都是为了补齐 PKM 中的最后一环: 内化
而 KPM 的前几个环节:信息的收集 和 信息的过滤(有效信息)我一般都使用了下面的方案:
使用 Inoreader 过滤功能来筛除一批无效的噪音。via XDash Weblog
留下来的自然是需要的内容(信息)。
通过简悦 2.1 提供的 RSS 阅读器辅助方式 或 此方式 将这类信息直接导入到简悦的稍后读。
这些信息(还不能称之为知识),大致包括如下几类:
只是个人感兴趣的信息,但不具有反复理解的内容。
我会把它们通过简悦 发送到邮件,利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阅读(阅读后会删除它,因为只是用来阅读。(当然,觉得有意义的话,可以使用离线 HTML 的方式,将它永久的保存下来。
有意义的信息
通过上面描述的拆书方式,发送到 Obsidian 做以后 内化 用(内化的结果是:将这些信息转换为你的知识
零碎但具有收集意义的信息
比如:我要去旅行,在这个前提下,会收集旅行相关的内容,这些内容并不具有知识的属性,但确实是你需要的内容,且它们都分散在不同的页面。
同样即便是合辑,也支持稍后读的全部操作,如:导出 Markdown 等等
使用简悦如何进行卢曼的卡片笔记法 (Zettelkasten):
Zettelkasten 将笔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:
- Fleeting notes → 阅读资料,并在过程中高亮或者会随手记下临时笔记
- Literature notes → 将高亮的部分或者临时笔记总结为文献笔记
- Permanent notes → 用自己的话将文献笔记转述为永久笔记
实现它们的思路:
- Fleeting notes → 简悦的标注
- Literature notes → 简悦的合辑(或对某个稍后读的多个标注进行详细备注的操作,简悦的标注与稍后读具有一样的地位和结构)
- Permanent notes → 使用 Obsidian
最后
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的说了下 简悦 与 Obsidian 的配合方案,这也仅仅只是其中一种而已。因为简悦 与 Obsidian 都天然支持本地文件系统,所以基于此可以实现更多的联动,欢迎有更多关于此的使用方案。